12/31/2010

过度阐释《让子弹飞》

今天看了《让子弹飞》,看完以后在百度贴吧和豆瓣发现不少人都在评论这部热门的电影,其中最常出现的词汇是“隐喻”。这部电影中似乎存在数不清的隐喻,姜文悄悄地智慧地埋下了伏笔,影射关于政治、社会的现状。比如:有人试图证明张麻子就是辛亥革命后对革命无奈的干将,甚至姜文影射冯小刚。有些所谓隐喻的解释实在太次,具体可见豆瓣和百度贴吧《让子弹飞》。

艾柯曾和里查洛蒂、库雷论战,争论到底阐释有没有尽头、谁具有对文本的最终解释权等等问题。艾柯是反对过度阐释的,他回顾了过度阐释的历史:来自Hermeneutics和诺斯替教的晚期希腊思想,代替了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文本从此开放,1+1可以不等于2而等于男人和女人,因此1+1既可以是2也可以是3,就看解释者受到什么样的神秘启示。依靠Hermeneutics和诺斯替异化论而不尊重理性主义文本的还有海德格尔,他的dasein反正是被扔到这个世上的,世界是向他敞开的,他的dasein简直可以为所欲为。布迪厄早发现了这一点,从海德格尔歪曲普通德语词汇的意思而为他的学说服务就可以看出来:“通过对语法联系的系统性强调,把普通词汇插入到具体语言形式表达的关系网络中,并且由此暗示,话语的每一个元素都同时既作为能指有作为所指而已来着其他元素。由此像Fursorge这样的一个普通词语,通过变形与以下同一组内的整个系列的词语明显相关了:Sorge,Sorgfalt,Sorglosigkeit,Sorgenvoll,besorgt,Lebenssorge,Selbstsorge。关于同根词的把戏,在格言、谚语中都很常见,只不过是一种手段,他常常被用来给两个词语之间以一种必然联系的印象……仅仅通过形式的把戏就能使这种关系成为存在”——布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艾柯还讥笑了他以前一个学生,找遍中世纪的诗谱,只为发现藏有"melancholy"中字母的文章。固然,藏头诗、回文等文字游戏都有他们自己主动的意向,但这里一个字那里一个字地找玄机,确实愚蠢了些,毕竟,如果你非要在一大本书里找几个字,并把它们的排列加以一定的理解,是绝对做的到的。但是,艾柯的诘问是,这样自己玩自己经济吗?有意思吗?

萨林斯和哦不夜色可热(Obeyesekere)关于夏威夷人到底认不认为白人船长是Lono神的争论,在人类学上很知名。一个说,库克船长到夏威夷接受的礼仪、服装,以及观看的表演等,都是按照lono回归的程序来的,并且他后来再次出现时被杀死,也是因为违反了夏威夷人关于lono神回归的程序,因此证明了夏威夷人的mythopraxis;另一个说,萨林斯和其他殖民主义科学家一样,把夏威夷人幻想成生活在神话里的弱智儿,其实夏威夷人对库克船长的一切作为,都和现代人一样处于universal practical rationality。其实,两种说法,在证据不足的前提下,都是阐释,并且都是没有基础的阐释。Whitehouse(https://docs.google.com/leaf?id=1Tfxcz7gfelOfYXoVjfJaZPrO7FwpBFDciZH2qG_0aea9fMUoFqAG5xBfcXRx&sort=name&layout=list&num=50)从认知科学的角度辩驳:首先,研究者是无法通过某人的行动、自述来断定他的动机,动机导致行动这种假设早已被推翻;其次,universal rationality也是不存在的,人对事物的解释来自public representation, language等等。

那么在解释的根本基础崩塌后,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阐释文本?凭什么阐释文本?《让子弹飞》固然隐喻重重,但是谁可能解释?既然从个人出发的阐释已不可能,也许是更大的因素组织了人们的着眼点,将人们的兴趣、理解的侧重点、关注点引导到某些特定的符号上,然后个人再对这些符号进行自己早已设定好的阐释。对文本进行阐释的,既是观众,也是导演,他们双方或许都不是文本的创作者。